books read in 2025 Q1
本來想說等2025年底再來寫統整一年讀書的心得,就像是 books read in 2024 這樣,不過覺得還是累積太多書本,要整理起來還是有點太多,雖然每本書都有另外部落格文章記錄心得,所以這種年度的心得只要大概整理就好,話雖如此,我突然覺得還是一年分個幾次做統整性的回顧可能比較好,因爲時間比較短,也比較不會忘了那麼多,免得要回想的時候,花了更多的時間!
這次Q1讀了下面這些書(不過突然覺得Q1讓我聯想到無言的OKR...)
基本上我是沒特別選要讀什麼類型,單純是因爲繼續消耗我以前的讀書清單,累積太多了,每次逛書局或是博客來特價就會買~ 大概整理了一下,這次的書單類型,還是有跟 投資
還有 提升效率
有關就是了,其實目前我覺得我的書單很大部分都是偏向工具類型這種大範圍的書,所以我想種類應該是滿容易就是那幾種常見的,等到我把待解決的書單清到一定程度,看看要開始擴展什麼類型的!
關於提升效率
極簡閱讀 跟 順著大腦習性懶人也有高績效 這兩本書算是關於提升效率的書,極簡閱讀 我覺得這本算是簡單版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 再加上一些 超速學習 (Ultralearning) 的心得結合吧,要說有獲得什麼想法的話,大概是做筆記的時候,一些關於情境方面可以更加具體更詳細,有時候的確我會比較大略性的講過去,這樣我以後過段時間後,再回頭看自己寫過的東西,會容易無法完全回想整個過程!不過這本書作者有講到他有時候不會看完整本書,他只會挑他要的章節去看,我個人是不太苟同這種做法,雖然效率可能相對會比較高吧? 只是我覺得你這樣做無法完全感受到書本作者想要表達的,你如果要這樣做,那不如乾脆用 AI 幫你做整本書的總結好了,一分鐘讀完一本書~ 如何? 屌吧! 誰還在跟你跳著看書,各位還會覺得這樣還叫讀書嗎?? 當然我也知道 極簡閱讀 的作者想要強調實踐書中的內容,所以就用高效率方式看書,挑取你想要的部分來實踐~ 不管怎麼說,這本書也是讓我見識到各種不同讀書方式的人,而且也讓我更加聚焦於 “行動”。
順著大腦習性懶人也有高績效 雖然這本書名看起來沒多吸引人,但是裡面有些內容意外的發人深省~ 書名既然有 “大腦”,想必內容有提到什麼食物對大腦不錯的,以及一些大腦傾向,善用這些,做事情的動力自然就來,阻力減少自然就高績效~ 另外其實也講到很多關於心理學方面的傾向,像是訂定目標的時候,儘量用正向的語句比較好跟大部分書籍一樣提到類似正向心理學的部分,不過確實你的情緒會影響你看待周遭事物的角度,不是普通的不同而已,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個大致上是好的事情,你也會聚焦於其中一個小小不好的點,然後開始怨天尤人,忽略你這件事情帶你的其他好處! 這本書裡面提到隨著年齡增長,人漸漸會有「這個我以前早就做過了,玩過了,大概就那樣的」類似的想法出現,所以就漸漸不怎麼行動了,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正常? 因爲確實我就曾經體驗過了,就像是跨年煙火,以前去了一兩次後,就再也沒去過了,懶得人擠人 lol 我知道書本是想要說不要讓自己的追求新鮮感之火熄滅! 要找方法一直保持他,只是我覺得應該不用每件事都要這樣,每一件事都要保持著當初的新鮮感也太累了吧? 尤其是我不是人類圖中所講述的生產者加上所有跟動力有關的能量中心都沒定義,所以不太有那麼多的動力什麼都去做~ 總之這本書原本以爲是單純講大腦習性,但是意外不少有其他值得品味的內容!
投資類型的
投資類型的又來囉~ 這次是 長線獲利之道 跟 賺錢也賺幸福, 長線獲利之道 這本書,基本上裡面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的投資長度是有5年-10年以上,基本上股票跌就是買,不用買債券,不用買黃金,股票最後平均起來都是最安全的投資,也是獲利很好的投資,這是以投資大盤類型的股票而言是這樣,之前我沒特別把尺度拉長這麼多來看,它以長久以來的歷史縱觀來看,確實也是如此! 其實買公債風險比股票高
其實一開始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奇怪爲何會這樣? 但是以10年以上尺度來看,或是部分年的區間,確實公債表現不好,甚至有跑輸過通膨的!遠不如買股票,讀這本書最意外的知道牛頓竟然在股票的領域也是個 loser , 果然玩股票短線就是個靠賽遊戲,實在不需要把自己短線的高績效完全歸於自己的實力分析~ 這本書也讓我知道了,幣本位跟金本位的制度! 實在是推薦喜歡投資的人可以看一下,有很多知識可以獲得。
賺錢也賺幸福 這本書,其實沒有完全都在講投資,投資就是那一套,買指數投資,剩下時間就是經營自己,不少部分其實是想講投資自己~ 我覺得滿適合給剛出社會的人看的,有很多觀念都是我工作了3年多以上有的心得,當然我覺得很看人的個性,有些人就是太老實,太容易被道德標準綁架(尤其是在找工作的心態上),但是知道後,你的內心能不能改變去做,也是個問題就是了!其餘部分關於投資自己的部分不外乎就是講 目標設定 SMART原則 或是一些 時間管理的技巧,這些有其他更棒的書單可以看。
剩下沒歸類的
判斷的基本 這本書其實一開始我以爲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邏輯性思考的昇華,但是我個人讀完的感覺是,平淡無奇,很多例子都很像硬掰的,讓我覺得很沒說服力! 裡面唯一大概就是這句話 「如今的社會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總不能什麼事情都要判斷明確後,才行動(容易導致拖延症)」 讓我最有共鳴了吧,我的個性太容易需要一直判斷到一定程度,我才會開始行動! 雖然是不像這部動畫 「這個勇者明明超TUEEE卻過度謹慎」主角那麼誇張啦! 總之我是覺得沒有太推薦讀這本書。
UX 從新手開始使用者體驗的100堂課 這本書其實已經存放了很久了,我是某次再整理書櫃的時候,才看到於是就把他排到最近來閱讀! 其實最讓我覺得有感的部分是,作者自己講他是從電子報->部落格->書,這樣一步一步來的,雖然這跟書本想要表達的無關,只是覺得自己似乎也可以嘗試看看電子報?或是其他類似的平臺,不過這個就之後再看看怎麼搞!關於 UX 的觀念這本書真的是講的很淺,碰的很廣但是每一個都是簡單帶過,所以確實這本算是給新手一個入坑的書,想要學更進階的勢必得去找其他資源! 要說我從這本書獲得最有感的概念是, 客觀
的定義了,以前我好像容易不小心把多數人認爲的事實就默默當成客觀,但是所謂客觀是不會因爲多數少數而有所改變的,但是這樣一來,其實能夠被定義成客觀的事物,其實就很少了! 畢竟很多事情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與否~
之後
接下來Q2要讀的書,其實我還沒特別安排,都是臨時起意居多,就看看到時候我有讀了那些書籍吧! 只是最近有點累,平日回到家後,時間也沒剩下多少,大概只剩下假日可以認真看書,還有好多事情想要處理,需要想一下怎麼平衡這些事情的比例了,反正至少書還是一定一個月至少讀一本,之後再來記錄心得關於調整成一年4次的讀書整理這個做法感想,大概也是要年底,做個總結~